那組130多平方的六安鍛銅龍浮雕后來做得怎么樣了?
2019-04-28 來自: 南京皓銳雕塑藝術有限公司
武帝車馬出行,平叛二王,置六安國,意六地平安;
索伊飛龍在天,落戶皋城,攜手皓銳,創浮雕佳作。
2019新春伊始,六安索伊電器、南京皓銳雕塑洽談鍛銅龍浮雕設計制作事宜。浮雕以龍為主體,輔以云紋,融六安文化;通過紅泥塑形、紫銅鍛造得以實現。
雙方初次會面就浮雕尺寸、設計主題、元素確定了方向。同時商定了浮雕設計制作安裝合同事宜。甲供意向圖如下
一稿深化:布局不變,龍 頭、龍鱗、龍爪,改之
話說漢朝開篇佐證劉邦有龍相時,有一段關于龍特征的描述:馬首、鹿角、蛇身、魚鱗、魚須、鷹爪…在深化時,皓銳雕塑設計師朱老師重 點改動了龍 頭,龍鱗、龍爪上也做了調整,看圖說話↓
云紋和龍的空間關系上有穿插;浮雕底部為漢武帝車馬出行圖,表現的是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平二王(淮南王劉安、衡山王劉賜)叛亂,置六安國,取“六地平安,永 不反叛”之意。
二稿:云紋繁復,簡之
二次見面就一稿會審,龍通過,云紋甲方建議弱化,不能喧賓奪主。在二稿中,將團云簡化成飄帶云。簡化后圖示如下:
三稿 畫龍點睛,浮雕題字很重要
雙方三次會面,浮雕整體基本定稿,唯 一的改動是將原來的題字由“六地平安”
改為“龍行天下”
zui終定稿圖如下:
浮雕施工進度表
考察場地
皓銳出于一貫嚴謹的工作態度,安排雕塑設計師和項目經理去安裝現場考察場地(以便于后期雕塑的順利安裝)
據現場尺寸調整
熬制松香,銅板退火打麻點
車間里面架起小火爐,暖洋洋的炭火燃起來,炭火是為了熬制松香和退火的。而熔化后的松香倒入地面展開鋪成一個操作臺面,用于固定加熱后的銅板。
有人說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…”銅板到浮雕的華麗變身,除了后面的千錘百敲,前期還得架得住火的炙熱—銅板退火。
焊接骨架,紅泥塑形翻模具
銅板退火、打麻點的同時泥塑制作與浮雕背后的骨架制作。骨架采用80、40、20三種規格的鍍鋅方管,橫排間距1160mm,豎排間距720mm。整體外側預留200mm作為浮雕邊框。
銅浮雕鍛打
浮雕分六段制作。將銅板垂直地面放置,鍛銅2人一組,在銅板的兩側同時作業,先用鏨子、錘子勾勒出浮雕的大致高低起伏,期間高溫火燒配合。冷卻后,根據需要,用不同的鏨子、錘子進行精細加工、反復捶打。
龍為禮記之四靈,傳說在陸地上能跑,在水里能游,在天上能飛,還能興風作雨,就這么神力廣大的靈獸,做出來那一 定的十分大氣的,不信你看↓
歷經二十多天,浮雕大部分造型已經敲出來了
就這么看著,不 平 整 不 好 看 不 滿 意
所以 繼續下一步制作:將浮雕水平放置,整平
現在再來看看效果
完成以上工作后,皓銳雕塑廠里開始了“龍行天下”浮雕初次清洗、打磨、著色。
酸洗、浸泡、水洗、手工打磨↑
底漆
面漆
顏色基本完成
確認裝車時間、安排車輛運輸、協調安裝所需腳手架的搭建。
銅浮雕分四塊由17.5米的平板車載著沿滬陜高速緩緩駛向皋城。
銅浮雕由汽車吊從大平板車上卸貨至室內。
各方查驗后,非常滿意,同意浮雕組裝、調試,
并且,業主方很貼心地準備了紅包。
“曾道歸來仍少年,如今耳鬢已落霜”深耕雕塑20余年(皓銳雕塑設計師與負責此次龍浮雕的項目經理)↑
浮雕現場組裝拼焊
在起重機的轟鳴聲中,浮雕主體順利吊裝
腳手架已全部搭建完畢
大堂燈光全開,配合浮雕作業
打磨、著色、上保護漆;
浮雕組裝完成
浮雕完工后效果
索伊皓銳龍浮雕合影